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资讯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字食品标签试点工作进展公布——“扫一扫”让你吃得明明白白
来源:本站 时间:2023/11/24 15:28:00 浏览量:941

  “食品标签虽然小,但关乎公众消费得安不安心、喜不喜欢、明不明白。”1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举办数字标签沙龙,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会上表示,食品标签数字化让公众有了了解食品的新渠道,应注重数字标签的标准化引导,避免添加剂“妖魔化”等不良导向的问题出现。

  “数字化是各行各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当前食品消费过程中存在安全、营养、健康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望通过数字化标签方式进一步缓解。”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消除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将有效减少公众因不了解产生的恐慌。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启动了数字食品标签的试点工作,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会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组织相关食品生产企业开展数字标签应用研究、行业调研、产品试点等一系列工作。

  沙龙活动现场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摄

数字标签让信息传递更流畅清晰

  食品标签是维护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载体。“企业应该通过标签向消费者传递哪些信息,通则中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表示,例如都是酸奶,如果标注“发酵乳”,表明它以乳和乳粉为原料经菌种发酵制成,不添加其他配料,而“风味发酵乳”则可以添加糖、果蔬谷物等其他配料,因此,食品标签传递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与实物相匹配。

  在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数字标签可以囊括更多信息,也可以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功能优化展现方式。在现场,记者扫描了某品牌方便面的数字标签,除了传统信息外,还可以点击观看冲泡视频。

  据介绍,已有20余家企业的40多款产品加入了数字化标签的试点工作,包括乳制品、植物油、糖果等食品类别。部分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其他产品预计将在年底前陆续进入市场。通过数字标签,消费者使用“扫一扫”就可以看到商品更准确、全面的信息,解决传统标签篇幅受限、字小不方便等问题。

  “在试点过程中,与消费者健康密切相关内容仍被强制要求在标签上标识,而像生产经营者地址等消费者关注度不高的内容则在数字标签中展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中心主任朱蕾介绍,数字标签为实体标签留出了更多空间,强制标识的内容就可以放大字号,更便于消费者获得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