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一首红色歌谣,让黄冈革命老区精神,伴随着“中国第一将军县”的传奇,代代相传。
如今,在这片孕育革命火种的红土地上,一枚枚来自中国光谷的创新火种,行将燎原。
7月12日,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起步区一期建成投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正以“武鄂黄黄咸”一体化联动发展为纽带,拉动我省全域创新。
年内,紧邻起步区一期的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二期将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涵盖高端研发办公、创意孵化、公共服务配套等。
傍晚时分,在黄冈科技园公共服务中心旁的广场上,微缩版光谷地标“星河”雕塑,荧光跃动,讲述着协同创新的“新黄冈故事”。
承接“光芯屏端网”万亿集群溢出
截至目前,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已引进落户10余个项目,总投资逾40亿元。
其中,由华星光电配套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的优达光电材料项目已建成投产,生产的OCA光学胶通过武鄂高速,30分钟可达武汉华星光电生产基地。
TCL环境资源处理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用地200亩,建成后处置总能力将达14万吨/年,可为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京东方等“面板巨头”提供配套服务。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及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是黄冈的历史性机遇。依托光谷的政策、产业、资本优势和辐射带动,黄冈要结合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光谷“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溢出产业,重点聚焦光通信(5G)、智能终端、新能源与环保装备、文化创意等细分产业链,围绕光谷龙头企业配套领域实行精准、专业招商,配套武汉主导产业链。
根据规划,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建成后,将实现企业总收入500亿元。
高新技术孵化器静待“金种子”
2019年底,光谷黄冈科技园起步区一期,投资2.1亿元的高新技术孵化器破土动工,包括标准厂房、研发办公楼、青年公寓、餐饮中心及配套设施等,规划建设全面参考光谷经验,就连细节也处处闪耀着光谷元素。
目前,该高新技术孵化器已经完工。黄冈希望,这个建筑面积达5.5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能够成为吸引“凤凰”的“梧桐树”,孵化更多双创梦想。
7月12日开园仪式上,“光谷青桐汇”走进黄冈举办项目路演,吸引了15家武汉企业、100家黄冈企业及相关创投机构参加。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及武汉高科集团签约,共建“黄冈(光谷)科技创新中心”。
湖北墨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镇江太迪电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也正式签订入孵协议。
在科技园公共服务中心大楼对面,是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运动馆,篮球场、排球场、器械区、瑜伽房和淋浴间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园区青年公寓全部配备智能锁具,公寓管理、水电费缴纳等,未来均可实现线上办理。
光谷黄冈创投公司负责人希望,通过两到三年时间,将高新技术孵化器项目及周边,打造成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品质高端、氛围浓厚的黄冈创业新地标。
光谷硬核创新平台双城“共舞”
2月18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举行,吹响了科技强省建设的集结号。会上宣布,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全面启动。
这条横贯省内五市的科技创新大走廊,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联动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辐射带动鄂州、黄石、黄冈、咸宁,打造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梯度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引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实现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
5月,武汉城市圈首次联席会上提出,未来3年,武汉城市圈将打造包括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在内的“十大”示范工程。
根据此次武汉东湖高新区与黄冈市签订的《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光谷联合建设黄冈(光谷)科技创新中心;在黄冈联合建设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推进双方产业对接。此外,还将联合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融合、人才互动交流。
双城“共舞”下,光谷大批硬核创新平台,相继与黄冈签约,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宣布在黄冈设立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工程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与当地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黄冈(光谷)科创中心成立后,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分别在黄冈设立分园,并签订“科技创新孵化”协议。
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称,光谷将深入开展园区对接、产业联动、梯度转移,推动两地发展要素和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建设,为实现“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贡献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