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ology
技术转移
【企事业】打造工程技术领域科技人才高地
来源:本站 时间:2022/10/29 09:13:00 浏览量:2258 点击收藏 分享

  近年来,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集团”)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工程”,特别是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大力引才、全力育才、大胆用才,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探索实践。

  凝聚共识,树立强烈人才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有研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将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断凝聚尊才、重才、敬才、爱才的人才共识。2019年组织召开人才工作会,明确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工程”,引领各级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核心理念。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明确目标,着力打造“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集聚高地。

  压实各级人才队伍建设责任,突出强调“一把手”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将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作为评价干部领导能力、履职业绩的重要标准。建立人才影响力指数评价体系,把人才培养发展作为所属公司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公司战略发展需要,“一企一策”提出年度和任期人才考核目标,将人才建设“软指标”落实为公司发展“硬杠杠”。

  人才队伍建设任务直接被逐级分解到各领域、各团队,确保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形成上下一体、齐抓共管,全面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工作局面,凝聚了人才培养成效是公司最大业绩的共识。

  集聚英才,提供不竭发展动力

  充实科技人才后备军。前移人才储备关口,将人才吸纳从“招聘”环节前置到“招生”环节,充分利用硕博士研究生培养平台、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创新平台等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生源,对考生专业背景、科研经历及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价,选拔卓越人才。

  产学研一体协同培养。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办学优势,以5名工程院院士为引领的导师团队,均长期扎根于工程实践一线、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理论提升+工程实践”的培养理念,有效开拓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路径。突出实践历练,70%的研究生在读期间直接参与各类国家攻关任务,在大项目中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在读研究生群体逐渐成为一支理论扎实、实践丰富的科技人才后备军,有研集团现有骨干及核心科技人员中,自主培养的研究生达40%以上。

 

  图为有研集团黄小卫院士(右)在指导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研发工作

  配强科技人才生力军。聚焦主责主业制定高质量毕业生招聘工作方案,公司高管参与面试,把好人才入口关。强化引才激励,通过提升毕业生起步薪酬、配套人才公寓等方式,加强对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为青年科技人才在大城市谋发展提供良好生活保障、解决后顾之忧,应届毕业生招聘质量和数量逐年提升。

  引入科技人才突击队。瞄准集团重大战略项目和新设领域,面向集团内外选聘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科技领军潜质人才。2019年以来,引进两位外籍院士作为集团首席科学家,引进一批高校及科研院所优秀科研骨干,为集团拓展领域布局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柔性引才优势,与加拿大共建固态电池实验室,聘请多名国内外兼职导师提升人才队伍“硬实力”。

  精准识才,提升人才培育效能

  系统盘点精准识才。定期部署开展人才队伍专项调研,全面摸排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情况,通过访谈、“360度潜力评价”、绩效评估、“人才九宫格”等方法精准识别、筛选优质青年人才。运用“DISC性格测试”等工具对人才进行生动画像,更加深入、形象地了解人才。通过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全面摸底,形成包含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领军潜质人才的青年人才库,建立“一人一册”的职业发展档案,动态更新、跟踪培养。

  能力托举甄选优才。围绕青年科技人才素质提升,举办青年科技人才培训班,自2020年起每年从应届毕业生和年轻科研人员中选拔40名左右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青年科技人才进行专项脱产培训。邀请院士、行业专家讲授有色金属行业和集团业务所涉各领域的发展概况,邀请公司高管、总部职能管理负责人讲授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管理知识,聘请外部培训机构讲授创新思维、有效沟通等综合管理课程,采取“集中授课+项目实践”的方式开展全方位能力提升,为人才发展谋长远。

  系统育才,助力人才快速成长

  职业规划,跟踪培养。全面开展青年人才职业发展规划工作,运用自我评估、内外部环境分析、制定职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定期组织评估“五步法”,帮助青年科技人才做好个人职业生涯管理。基于青年科技人才的不同性格特质、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兴趣等,引导设立科学的近期职业发展目标和长期职业规划方向,及时提供组织资源支持,助力人才实现职业成长。

  畅通通道,引导发展。在职位体系中设立专业技术序列作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晋升通道,“T1-T13”级贯通研究助理、研究主管、研究员直至首席专家、首席科学家,薪酬待遇优于同级别管理岗,打破“研而优则仕”的晋升路径,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潜心钻研。以“通用素质+必备条件+选择性条件”构建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体系,明确各岗级胜任力标准、行为标准、贡献标准,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引导青年科技人才自驱发展。

  实践历练,争当主角。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老观念,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主要负责人,有意识地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本领。加大创新引导基金支持力度,提高青年基金资助额度,重点支持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青年科技人才开展自由探索类、拓展研究类、技术革新类和管理创新类项目;设立科技创新基金,聚焦支持中青年科技骨干开展重大科技战略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和前瞻技术开发。

  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研集团在激发人才活力动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工作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大幅提升,科技收入和科技奖项创历史新高,高质量完成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主中心建设等国家级平台建设任务,承担的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作者单位: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