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Feed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今天,他们是最耀眼的“星”!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0-08-29

 

鲜花、红毯、掌声

……
奋战在科技抗疫和创新驱动一线的他们,
今天

成为这场科技“红毯秀”上最亮的星。

       8月29日下午,2020全国科技活动周闭幕式在武汉洪山礼堂举行。“人民英雄”张定宇、两院院士李德仁、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等17位湖北科技工作者代表踏上红毯,在人们充满敬意的掌声中闪亮登场。

       从分离新冠病毒毒株到疫苗研发;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到十多所方舱医院投入使用;从应急诊疗到常态化监测防控,正是无数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才使得对抗疫情的每一道防线,都饱含着科技的澎湃力量,才使得疫情的蔓延得到了有力的控制。

 

     “我们将尽快生产出更多新冠灭活疫苗,巩固我们的抗疫成果。”踏上红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段凯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带领团队与病毒正面交锋,开展疫苗研究。6月23日,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试验三期正式启动。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段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和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的决胜之年。全国人民通过科技活动周,了解了科技战疫成效及科技创新成就,亲身体验了科技创新点亮美好生活的魅力和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看!湖北唯一的两院院士向我们走来了!”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踏上红毯时,现场观众纷纷拿起手机拍照、摄像。李德仁说:“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就是科技创新、强国强军,造福人类和人民。湖北尊重科技工作者、尊重人才,湖北人民被称为英雄的人民,这种精神我们要发扬。”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有无数感人的瞬间让我们泪流满面,有无数的勇士让我们心生敬意。

      当“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迈着一高一低的脚步快速走上红毯,现场掌声雷动。“谢谢大家!我和爱人的身体状况还行,接下来我的工作重点一方面是对新冠肺炎康复者进行寻访,另一个是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面对红毯旁群众的关心和询问,张定宇笑着回答。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闭幕式现场,为中国健美操拿到了世锦赛上第一枚金牌的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敖金平说:“科学家的每一项成果,都在帮助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守护我们的生命健康,一次次带给我们震撼和自豪。”

     “向在场的科学家和科技战疫英雄,以及全国的科研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中科院武汉分院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蒋双辉说:“我们将传承他们的精神,脚踏实地,勇攀高峰,攻坚克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

       手拿国旗欢呼的黄石市中英文小学6年级学生焦子涵说:“红毯上的科学家是我的偶像,长大后,我要成为他们这样为国家奋斗的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科技活动周落幕,人类探索未知的脚步不会停止,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一往无前。

 

走上红毯的17位湖北科技工作者代表名单

 

段凯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带领团队与病毒正面交锋,开展疫苗研究。6月23日,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试验三期正式启动。他以一颗“此时不战、更待何时”的义无反顾之心,体现了一名央企带头人的责任与担当。

   

黄立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他坚持以“科技立业、产业报国”为创业使命,一直奋战在科研一线,带领团队攻克红外探测器芯片研发制造技术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带领公司科研人员,开展应急攻关,短短半月内就投放近千台测温系统到全国各地。抗疫狙击战中,他不讲条件、不计代价、积极奉献,为把科学技术转换为狙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线,做出了重大贡献。

   

游艾青  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湖北省农科院首席科学家、副院长。他长期从事水稻育种及其优势利用技术研究,带领团队主持选育鄂中5号、虾稻1号等水稻品种15个,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省部级一等奖等奖励多项,为打造国宝桥米、瓦仓大米、竹溪贡米、罗田女儿红等湖北大米品牌,为科技支撑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徐发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他在水产养殖和水环境保护领域深耕20年,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和各项荣誉称号多项。他坚持22年扎根革命老区红安,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活跃在为渔业生产提供科技服务的第一线,他的扶贫事迹多次获被媒体报道,他既是大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又是老百姓脱贫致富、水产企业技术升级的好帮手。

 

胡钦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武汉市汉南区人民医院院长,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医院干部职工圆满完成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等救治任务。在疫情、舆情紧要关头,他所管理的方舱医院接受世卫组织专家组考察、中国国际电视台全球直播,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抗疫好声音。

   

刘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刘良教授表现出了一个法医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担当,开展了世界首例新冠肺炎死者遗体解剖,共完成10例解剖,并同步展开系统病理学及病毒性研究,为临床诊疗贡献了卓有成效的科学力量,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彭志勇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1月17日,彭志勇决定为一名一系列常规抢救措施无效的新冠肺炎患者实施人工心肺治疗,并告知家属,万一手术不成功,手术费用他自己掏。随着湖北省首例人工心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手术成功,这一方法有效运用到越来越多的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中,为提高危重症患者治愈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胡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胡豫带领全院构建起涵盖“诊断筛查、患者收治、重症救治、康复管理”的全链条防治网,多次受邀国际同行分享经验。2月10日,与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汇报工作,得到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王行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武汉雷神山医院院长。他带领的武汉雷神山医院抗疫团队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他致力于临床一线30余年,是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抗疫过程中,他带领的中南医院先后接管武汉市第七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和武汉雷神山医院,成为武汉战疫中战线最长、提供床位最多的医院。在他的带领下,雷神山医院坚持临床救治与临床研究并重,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徐卫林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他长期从事纤维新材料与先进纺织加工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项目30余项,相关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奖励多项,为促进纺织行业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余少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长期从事光纤通信与网络技术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十多项973和863等国家项目,均实现成果转化和大量应用;是我国电信传输与互联网两网融合的开拓者之一。他提出并主导制定3项国际标准,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先后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最高科技奖和全国劳模称号。

 

桂建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他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培育“中科3号”“中科5号”等鲫鱼新品种4个,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为我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孝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他在肝胆胰领域学术成就杰出,提出了三项新理论,创立了三项原创手术方式,创建了七项新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临床并推广到全国,让数百万患者受益,为世界肝胆胰疾病治疗贡献了中国方案。201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陈焕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动物重大传染病与人畜共患疫病研究工作,研制出30余种基因工程疫苗和分子诊断试剂盒,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省部级奖等奖励多项,新兽药注册证书28个,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5项,发明专利50余项,为我国动物疫病有效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

   

姜德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现兼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技术委员会和产业联盟主席。他一直从事光纤传感新技术的研究,在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光纤传感器的精密加工、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生产技术与装备,在全国率先实现光纤传感技术产业化,引领我国新一代传感技术发展。

   

李德仁 湖北唯一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测绘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李院士长期从事高精度遥感测绘领域可靠性研究,首创误差可区分理论与粗差探测方法解决了测量学百年难题,带领团队攻克遥感卫星影像处理技术瓶颈,研制我国天空地3S测绘遥感系统,构建自主知识产权地理信息技术体系,为实现我国由测绘遥感大国向强国转变做出杰出贡献。

 

张定宇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疫情初期,他的妻子被感染隔离,而身患“渐冻症”的他,却瞒着全院医护人员,率领600多名白衣卫士冲锋在前,争抢时间与病魔斗争。在驰援部队抵达前,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在临床一线硬扛了20多天。他说: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