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现实技术 “透视”新冠肺部结构
活动现场,一群学生正围着一个显示屏看的津津有味,原来是北京维卓致远医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使用混合现实三维重建的方式向群众展示了新冠患者肺部的状态,图片清晰明了。
记者采访相关人员了解到,该公司专注于医学人工智能、云计算、全息可视化、智能手术导航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今天展示的混合现实技术是将影像放到真实的世界中,通过戴上头盔可以看到真实世界和影像的结合世界。通过手势在空中移动、旋转、缩放三维图像,可以直接“透视”观测新冠肺炎肺部结构,清晰看到用绿色标注出来的病变部位,大小甚至占的体积比,有助于医务人员对肺部病变进行全方位立体观察,更加精准地了解新冠患者肺部的空间结构和病理变化,对数据分析,观测、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据悉,该技术目前已经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骨折手术、人工髋节置换术、肺肿瘤切除术等治疗中进行了应用。
全球首款一步式新冠病毒检测设备 15分钟测出新冠病毒
在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湖北)启动仪式现场,记者看到华中科技大学与量准(上海)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冠病毒试剂盒吸引了不少市民注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钢介绍,今天现场展出的试剂盒有两个,一个是高通量试剂盒,可一次性做96人份的检测,适用于医院等场景;一个是小型便携式试剂盒,适用于家庭等轻量化场景。
“这种小型便携式试剂盒是直接根据病毒表面的刺突S蛋白的特异性,锚定病毒,把整个病毒颗粒完整地抓取出来。使用过程直接将唾液放到芯片上放入便携检测机器,只要病毒一接触到芯片,其表面会产生很强的信号变化,便携检测机器就可以读取到这个信息,可通过APP实时观看检测结果,整个过程15分钟,操作简便,灵敏度也相当高。” 刘钢说。
“以前做核酸检测大约需要4至6个小时才能出结果,”协和医院检测科主任王琳说,“该研究已在协和医院进行了临床试验,准确率很高。”
现在国内阳性病例较少,为了获取更多的病例数据,项目将与上海浦东机场合作,对入境人员开展筛查检测,在短时间内采集更多样本数据,争取1至2个月内完成验证。
“无接触”就医来了!
因为疫情关系,现如今保持距离成为了一种礼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情况,被降到了最低。“无接触”科技应运而生,例如无人零售、服务机器人、智能快递柜等这些科技逐步走进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来了!武汉源启科技智慧医疗领航者,率先实行“无接触就医”!该公司工程师曾德福介绍,开通“刷脸”就医服务后,患者无需再到收费处,直接到门诊等候叫号。随后,激活专属“医保电子凭证”,患者叫到号进入诊室后,对着刷脸设备一刷,就快速激活了个人专属的“医保电子凭证”,短短十余秒的简单操作,就完成了注册、建档等。
就诊方便了,但有些患者可能会担心个人信息是否有安全保障呢?医保电子凭证是通过实名和实人双重认证的,采用加密算法,数据加密传输,以动态二维码展示,能够有效确保参保人的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只要市民开通支付宝或微信实名认证,即便是首次到该院就诊,也无需再到收费处进行建档办卡,可以直接前往诊室刷脸看病。学生在现场:
“今天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无人机、高科技芯片,还有抗疫英雄们使用过的物品,听了很多抗疫故事,觉得很振奋。”南湖二小六年级三班的吴狄远说。
“今天的活动让我觉得很自豪,我国的科技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活,还战胜了病毒,真的很强大。”南湖二小的姜子正说。
记者:郑莉莉 任文 张宇驰
摄影:刘炼 万洋